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宗申產業集團董事長左宗申再次向大會提交了有關取消“禁限摩”的提案。自2008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左宗申委員在每年的兩會上都積極為摩托行業呼吁吶喊。給記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2013年兩會期間,為了證明在北京騎摩托車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左宗申和其他全國政協委員以摩托車、汽車、地鐵三種不同交通方式以北京宣武門為起點,前門為終點,進行速度大比拼。最終,左宗申以10分鐘的最快速度獲勝。他以實際行動向公眾證明摩托車在交通出行中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城市交通擁堵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歐洲、日本等國家在大力推廣摩托車的使用,來緩解城市的交通擁堵。根據歐洲的專題研究報告,城市汽車的10%用摩托車替代,可以緩解40%的交通擁堵。在日本也做過專門的研究,提高汽車和摩托車的混行率,可以提高道路的行車速度。”左宗申認為。
左宗申說,在市民出行普遍面臨擁堵、停車難、霧霾污染問題下,摩托車的使用有利于實現城市交通多元化,減輕公共交通的壓力;另外與汽車相比,摩托車的燃油消耗量較小,有利于節能減排。
中國的“禁限摩令”已經施行了近30年,目前“禁限摩”的城市已接近200個。市場需求長期受到抑制。雖然中國生產的摩托車已經達到國家要求的機動車環保排放標準,雖然中國生產的摩托車已經被選用為“國賓車”,雖然中國生產的摩托車已經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多年來摩托車被“禁”、“限”的噩運就沒停止過。中國燃油摩托車市場產銷量從2010年以來的3050萬輛到2015年的近2000萬輛,5年來整體呈現持續大幅下滑的態勢,累計下滑近36%。受各地“禁限摩”影響,中國摩托車市場需求持續萎縮,自主品牌缺乏公平競爭環境,生存壓力極大、行業發展舉步維艱。
左宗申說,從國內市場看,各地“禁限摩”極大地抑制了摩托車行業的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及結構優化。導致中國摩托車國內銷售80%在農村市場,造成行業進入低價競爭的怪圈。“因此,中國摩托車行業進行升級轉型實現持續發展,必須放開城市市場,同時鼓勵政府采購選用國產摩托車品牌。”
左宗申在今年兩會的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的發言中針對現行的“禁限摩令”所導致的弊端指出,各“禁限摩”城市援引的法規條文大多來源于地方政府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根據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及《行政許可法》,各地方政府施行的“禁限摩”沒有法律依據,嚴重侵害了中國摩托車產業及用戶的合法權益;與李克強總理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精神背道而馳;與“十三五”規劃建議關于推進結構性改革、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神嚴重不符。
左宗申認為,地方政府限制摩托車上路并不合理。他說:“對低質摩托車的淘汰可以用標準法規等市場手段,而非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政策。這涉及到政府簡政放權的問題。”
左宗申在提案中給出了三點建議建議:一是在有條件的部分地區試點開放摩托車上牌,樹立摩托車嚴格、規范管理、合理使用的樣板再推廣至全國其他地方;二是實行摩托車駕照分級制度,即牌照分級制度,嚴格摩托車駕照考取流程管控;三是鼓勵政府采購選用國產摩托車品牌。
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試點促進皮卡車消費的通知》,決定在河北省、遼寧省、河南省、云南省等省份開展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試點工作,從而破除不利于擴大消費的各種障礙,發展新型消費模式,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帶動城鄉皮卡消費。試點方案應于2016年3月底前完成編制,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備案。“禁錮30多年的皮卡進城政策終于松動了”,皮卡行業將迎來曙光。被禁限了30年的摩托車能否能迎來利好的相關政策?我們翹首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