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世界最貴鐵皮“之稱的上海私車牌由于“只出不進”的政策造成了嚴重的資源稀缺!而滬牌中的摩托車牌照更是在中高端玩家大量增加和以及牌照黃牛的炒作下,“滬A”黃牌摩托車牌在近二三年內價格飛漲,從2009年的35000元左右,至去年初達到15到16萬的天價后并未穩定,2016年更是再創新高,達到23萬元高峰。摩托車滬牌就這么順著高漲之勢打破全球最貴牌照的記錄,當然這僅僅是一塊普通牌照的價格!連號數字,生日牌等”特殊“牌照的價格就又另當別論了!
盡管摩托車牌照沒有像私車牌照一樣,因為拍賣而產生了官方價格,由于“摩轉汽”的政策,之前可轉汽車牌的摩托車牌二手市場價格一直與私車牌照價格如影隨形。但是近年里,摩托車牌照價格突然“逆襲”,私車牌照在政策以及拍賣形式的固牢下維持在8萬元左右,而沒有政策推導,沒有形式固勞的摩托車牌照價格水漲船高,甚至是隔夜就漲!
總結原因其實很簡單,國內摩托車市場漸變,日益澎湃的摩托車愛好者蜂涌出現,而中高檔摩托車不僅拉風,有時更是一種扭曲的炫富表現,但應了那句話,”中國人只買最貴,不買最好!“,所以選著中高檔摩托車的大有人在,而摩托車牌照的資源卻越來越少,不像小汽車那樣每年還在放額度,物以稀為貴,價格就漲起來了。而另一方面因為買得起中高檔摩托車,對于滬牌需求就比較極致!十幾萬的牌照費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么,而政府政策不放摩車牌照,促使牌照數量越來越少,要想上牌只能收二手車牌或者找黃牛,但由于小眾消費再加上供求渠道不暢,賣家找不到買家,買家找不到賣家,黃牛成為唯一的“中轉站”,此時的黃牛在其中有很大“定價權”,基本上一天一個價。而對于黃牛而言以前收到牌照后,總著急著找下家,賺個一二千就算了,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收到牌照后就待價而沽,比銀行漲利息多,比炒股賺得快。小編試想幾年前,若收100張滬牌,到現在怎么也是個千萬元的純利潤,而相比風險投資的股票,只需要坐著喝喝茶等等時間。
隨著日益增長的滬A牌價格,手上有滬A牌的普通摩托車用戶也同樣存著觀望的態度,不愿意放掉手中的車牌。不到萬不得已,擁有一個飛漲價格的資源,估計誰都不愿意輕易放手吧!
“最貴鐵皮”的產生其實也處在一個尷尬的局面,隨著全國汽車摩托車擁有量的成年成倍增長,各大省會直轄市都采取限牌進市區的政策,而當下摩托車局勢相較往年更是一年比一年火爆,“只進不出”的滬A價格飆漲,政府若再不施以行動,小編可就拿這塊車牌去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政府部門在摩托車車牌政策上未推出新政策,新實施辦法,導致摩托車車牌市場紊亂,一張牌照的交易利益全掌握在黃牛之手,而對于政府并無相關收益,汽車私牌政策與摩托車私牌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對于廣大摩托車車友而言,供求緊張或更多根本無力去購買”天價“的摩托車車牌的車友,產生上外牌,也就3分200塊的消極思想,甚至與出現更多違規違法的現象。
近日,也有消息傳出上海市摩托車牌照政策新實施辦法或將推出,但對于消息的準確性,無從查實。
觀望”最貴鐵皮“是不是會再破新高?還是政策推行,打破這一現象!小編和你們一樣,”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小貼士:上海摩托車牌照有四種,市民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黃色的,排量在50CC以上的摩托車按規定要懸掛黃色牌照,分滬A、滬B、滬C,其中滬A和滬B基本上哪兒都能去,滬C禁止進入市區,黃牌照車允許帶一人;另一種是藍色的,為藍底白字,排量在50CC以下的按規定要懸掛藍牌照,所有藍牌照車都禁止帶人。此外,還有警察用的白色牌照、黑色的領事館牌照等。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市各類摩托車隨處可見,最高峰時注冊登記的有60多萬輛,其中輕便摩托車50萬輛。隨著“禁摩”及“摩轉汽”政策的實施,上海的摩托車牌照“只出不進”,目前總量不到5萬張,其中限制范圍最少的黃色牌照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