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三輪摩托車企業遭受嚴重沖擊,倒閉破產比比皆是。同時,由于油轉電趨勢愈發明顯,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為什么一個看似規模龐大、前景可觀的行業在面臨困局的時候顯得辦法不多,難以反擊?究其根因,在于行業自身基礎不牢,核心競爭力缺失。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今年1月~4月,全行業摩托車累計產銷521.38萬輛和522.26萬輛,相較去年同期下降3.1%和3.73%。值得注意的是,二輪摩托車產銷467.49萬輛和469.59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0.82%和0.31%;但三輪摩托車產銷53.89萬輛和52.67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27.53%和29.18%。一增一降,凸顯出三輪摩托車行業表現呆滯低迷,產銷不斷下滑的市場窘境。
在連續“七年降”后,二輪摩托車迎來了止跌回升的調整期,在經歷了痛苦的轉型升級階段后,終于嘗試著重新駛入發展快車道,而曾經風光無限的三輪摩托車行業,如今卻表現萎靡,讓不少人對其市場前景感到擔憂。
產銷下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市場容量飽和,消費理念轉變,政府嚴加管控,環保督查重壓……但這些客觀因素似乎都可以采取相應措施應對。然而,行業本身存在的根源性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從2008年起,三輪摩托車憑借著生產資料和短途運輸工具的市場定位迅速崛起,成為推動城鄉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載體,而企業也順勢而為,推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多種產品,以供用戶選擇。這種紅火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三年前。在這之后,受到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三輪摩托車企業遭受嚴重沖擊,倒閉破產比比皆是。同時,由于油轉電趨勢愈發明顯,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為什么一個看似規模龐大、前景可觀的行業在面臨困局的時候顯得辦法不多,難以反擊?究其根因,在于行業自身基礎不牢,核心競爭力缺失。
市場高光時期,我們看到的是企業產銷量近乎瘋狂般的上漲,但數字變化帶來的喜悅卻掩蓋了企業核心優勢的缺失和不足。換言之,任何企業只要順應市場趨勢,稍加用心,就能夠從中分得一杯羹。沒有產品儲備、沒有技術創新、沒有維護渠道,只要簡單的無腦跟風就能以最小的成本換來更大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但在市場競爭高度白熱化的今天,大多數企業收獲的卻是自己當初不重視而釀下的苦果。市場困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企業不知道困在哪里,也不知曉如何破冰,而這樣的思想誤區如不能得到及時清除,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更深刻的影響,前景不容樂觀。
從一季度的走勢上看,三輪摩托車行業全年或將繼續保持下行趨勢,市場壓力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應該重新審視消費趨勢,定位產品方向并以積極態度破除困局,逆勢而上。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場愈演愈烈的產銷下滑大潮中守住陣地,才能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