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摩托車越來越難修了。最近,很多摩托車修理工向老高訴苦。通過交流,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是一些長期在基層從事摩托車維修,不注重個人技術成長的老齡修理工。
按理說,隨著大排量摩托車的普及,摩托車制造技術的成熟,隨著電子技術在摩托車上的應用。摩托車上的各種功能越來越人性化,配件也逐漸朝著集成化的方向發展。大排量摩托車維修主要是保養為主,像以前那樣大修機器的情況越來越少。摩托車維修應該是越來越簡單了,而不是越來越難了。
這個問題,只要稍加思考,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原因。很多老齡摩托車修理師傅,本身文化基礎就薄弱。再加上長時間的在基層工作,一直忙于生計,修摩托車是為了賺錢養家。沒有時間學習,跟不上現在摩托車技術的發展了。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同樣的問題,大家換個位置思考一下,馬上就有答案了。就拿摩托車上的電子部件的維修,診斷故障都要用專用的檢測設備。對于普通的摩托車修理工來說,是新技術,是挑戰。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來說,計算機課程只是他們大學課程中的常識。讓他們來操控摩托車電腦檢測儀,就相當于幼兒園小朋友的電子游戲。
同樣的摩托車修理工,有的人在工作中注重學習,注重個人成長,提前把這些基礎知識學會了,也就感覺不到摩托車難修了。相反,會感覺到摩托車維修越來越簡單,提前把工作重心轉移,提前規劃摩托車安駕培訓和鑒定評估等新業務了。
舉個簡單例子,同樣一件事情,小學水平的人,初中水平的人,高中水平的人,大學水平的人,研究生,博士,不同的人有不通的觀點和不同的處理方式。
所以,不是摩托車越來越難修了,而是提醒老齡摩托車,要轉型了。要從體力勞動轉向腦力勞動。一年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什么年齡階段做什么階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