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短暫的炎熱酷暑已與我們揮手告別,今年的秋天來的早而及時。從今年開了年以后我們雜志就一直在辛勤的耕種。去中南地區市場,走訪了分布華東地區的所有大小市場;西安會后、順道去了甘、青、寧、蒙、遼,可以說今年是我們出差最頻繁的一個年份。通過這一圈的考察和市場走訪,對全國的摩配市場有了一個全面也是最新的了解。根據市場的發展和變化,我們也對我們雜志有了一些小小的調整,增加了對電動車、三輪車等行業的涉入。不光是在形式上增加了內容,更多的是增加了在電動車配件、三輪車產銷行業增加了投放。同時在今年的6月份到目前為止參加了大大小小的地區性會議有近十個。參會的同時,也將我們的摩托車與配件雜志在這些會議上發放,在這些會議上我們還看見不少的摩配生產企業的熟悉的老面孔,面對市場的不振,大家也在努力尋求突破。
通過完善市場發行,增加對除摩配之外的其他市場的邊緣產業的發行(電動車和三輪車),以及地區性會議上的投放。在摩配市場較大范圍收縮之時,雜志的印量反而比往年增加了2至3成。辛勤的勞動在這個初秋已經給我們帶來了收獲:進入八月中旬,我們的廣告業務也進入到活躍期,離秋季全摩會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一些企業已經布局今秋和來年的業務工作。盡管外部市場不盡如人意,但不少企業不是在無為等待,而是在積極的行動。
今年我們還針對一批以電動車配件和三輪車制造為主的地區和市場增加了雜志的發行和投放。比如無錫南方國際機電城是以電動車配件為主的市場,我們新設了發行點;比如豐縣是全國最大的三輪車生產基地,我們除進行雜志的投放外,還積極籌資成立辦事機構;類似如天津電動車配件城、偃師燃油三輪車配件一條街都將納入到我們的發行計劃之中。從今年第九期及本期雜志之后,我們近期計劃增加10個版的三輪車內容。將三輪車行業信息及時告知讀者,供大家在經營之中參考。這類行業相對于摩托車行業屬于新興的,與摩托車行業有很近的血緣關系,也可以說是摩托車行業派伸出來的,如果去摩托車配件市場,大家往往可以看到在市場的一角總有一些三輪車企業,停在露天待銷售的車輛,構成了市場里新的風景線。東隅已失,桑榆未晚。
全摩會還有2個多月就在廣州召開了,這次會上我們將奉獻給大家的是第12次升級的《中國摩托車配件生產企業大全》在這本書中。我們新增了目錄銷售排名前10-20名的摩托車整車生產企業,二輪電動車生產企業、燃油和電動三輪生產企業的名錄,方便大家在增加經營的同時,有所選擇和參考。《華南市場指南》含廣東和海南兩省市場經銷商戶的資料,其中的廣州白云區羅沖圍一帶的市場是用中英文雙語編排,方便外商的閱讀;其余例行的十一期雜志和外貿報紙;另外還有部分華東和西北地區的新的市場指南(已經在南京和西安會議首發)。如果有興趣從事新能源汽車業務的企業也可拿到《新能源車》雜志。這是我們新出的雜志,具體可去moto189網站上瀏覽到全部的內容,在此不多贅述。記住廣州再見,帶上你的名片到1075展位領書去!
相約廣州,再見重慶!